有客飲水衣朝陽(yáng),睥睨不語(yǔ)中何傷
出自宋代李廌《盧泉之水次韻晁克民贈(zèng)隱人》:
盧泉之水名何長(zhǎng),裂臍不到空莽蒼。
讀君詩(shī)句心已涼,便覺(jué)滿耳清浪浪。
彼方逐臭如竊香,肝膈鼠飽神鷹揚(yáng)。
有客飲水衣朝陽(yáng),睥睨不語(yǔ)中何傷。
過(guò)從得君想更樂(lè),直欲造化窮微茫。
何當(dāng)相從老此水,桀跖夷齊均是死。
注釋參考
水衣
(1).青苔,蒼苔?!段倪x·張協(xié)<雜詩(shī)>之十》:“階下伏泉涌,堂上水衣生?!?李善 注引《淮南子》 高誘 注:“蒼苔,水衣也?!?/p>
(2).即水苔。 唐 杜甫 《重題鄭氏東亭》詩(shī):“崩石攲山樹(shù),清漣曳水衣?!?宋 楊萬(wàn)里 《初夏玉井亭晚立》詩(shī):“看盡水衣投北岸,方知今夕是南風(fēng)。” 明 袁宏道 《過(guò)古寺》詩(shī):“古殿摧金榜,空塘落水衣?!眳⒁?jiàn)“ 水苔 ”。
朝陽(yáng)
朝陽(yáng) (cháoyáng) 向著太陽(yáng) be exposed to the sun; sunny 背山朝陽(yáng)的小樓房 朝陽(yáng) (zhāoyáng) 早晨剛剛升起的太陽(yáng) the rising sun 迎著朝陽(yáng)睥睨
(1) [look sideways]∶眼睛斜著看,形容高傲的樣子
睥睨眾史如庸奴。——王安石《虎圖》
睥睨故久立,與其客語(yǔ)。——《史記·信陵君列傳》
(2) [spy]∶窺伺
睥睨宮闈
詳細(xì)解釋(1).斜視。有厭惡、傲慢等意?!痘茨献印ば迍?wù)訓(xùn)》:“過(guò)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?!薄段簳?shū)·蕭衍傳》:“ 蕭衍 輕險(xiǎn)有素,士操蔑聞,睥睨君親,自少而專,好亂樂(lè)禍,惡直丑正。” 明 無(wú)名氏 《四賢記·允娶》:“你青年出家,終招睥睨?!?梁?jiǎn)⒊?《民約論巨子盧梭之學(xué)說(shuō)》:“自是刻苦砥礪,日夜孜孜,惟恐不足,嶄然有睥睨千古之概?!?/p>
(2).窺視;偵伺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誡兵》:“若承平之世,睥睨宮閫,幸災(zāi)樂(lè)禍,首為逆亂,詿誤善良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建炎三年》:“敵又睥睨 金陵 、 鎮(zhèn)江 ,守把舟船,而大雨連降,平地水發(fā),道涂泥濘,馬步俱不能進(jìn)?!?/p>
(3).監(jiān)視。 宋 蘇轍 《代毛筠州祭王觀文韶文》詩(shī)之二:“從軍西方,睥睨隣境;手探虎穴,足踐荒梗?!?/p>
(4).城墻上鋸齒形的短墻;女墻。 南朝 梁 王筠 《和衛(wèi)尉新渝侯巡城口號(hào)》:“罘罳分曉色,睥睨生秋霧?!?唐 杜甫 《南極》詩(shī):“睥睨登哀柝,蝥弧照夕曛。” 楊倫 鏡銓引《古今注》“女墻,城上小墻也,亦名‘睥睨’,言於城上睥睨人也。” 明 徐渭 《海上曲》之三:“長(zhǎng)立睥睨間,盡日不得溲?!?清 魏之琇 《臺(tái)城路》詞:“睥睨迎秋,轆轤破曉,人在小窗敲句?!?/p>
(5).古代皇帝的一種儀仗。《宋史·儀衛(wèi)志六》:“睥睨,如華蓋而小。”
何傷
何妨,何害。意謂沒(méi)有妨害?!墩撜Z(yǔ)·先進(jìn)》:“子曰:‘何傷乎?亦各言其志也?!薄冻o·九章》:“茍余心其端直兮,雖僻遠(yuǎn)之何傷?”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感鸞鷖之特棲兮,悲淑人之希合。彼無(wú)合而何傷兮,患眾偽之冒真?!薄端疂G傳》第二回:“ 端王 道:‘這是“齊云社”,名為“天下圓”,但踢何傷。’”
李廌名句,盧泉之水次韻晁克民贈(zèng)隱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謎路逃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