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沈約《白馬篇》:
白馬紫金鞍。
停鑣過上蘭。
寄言狹斜子。
詎知隴道難。
赤坂途三折。
龍堆路九盤。
冰生肌里冷。
風起骨中寒。
功名志所急。
日暮不遑飡。
長驅(qū)入右地。
輕舉出樓蘭。
直去已垂涕。
寧可望長安。
匪期定遠封。
無羨輕車官。
唯見恩義重。
豈覺衣裳單。
本持軀命答。
幸遇身名完。
注釋參考
垂涕
落淚或流涕。指哭泣?!盾髯印ざY論》:“垂涕恐懼,然而幸生之心未已,持生之意未輟也?!薄逗鬂h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老吏或垂涕曰:‘不圖今日復見 漢 官威儀!’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四回:“那老頭子天天從山里回來,不是垂涕抹淚,便是短嘆長吁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八:“往常那些使她醒來時悲嘆,苦笑,而且垂涕的亂夢,現(xiàn)在又一齊回來,弄得她顛顛倒倒,如醉如迷。”
沈約名句,白馬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倍進學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