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人喜雨》:
仲冬至仲春,陰隔久不雨。
耕農將失時,萌穎未出土。
帝心實焦勞,日夜不安處。
禱祠煩駿奔,肸饗杳無補。
帝時降金輿,遍款靈真宇。
百姓知帝勤,變愁為鼓舞。
和氣能致祥,是日云蔽午。
夕風不鳴條,甘潤忽周普。
已見堯為君,安問誰為輔。
注釋參考
風不鳴條
和風輕拂,樹枝不發(fā)出聲響。古人認為是賢者在位,天下大治時出現(xiàn)的一種自然景象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水旱》:“ 周公 載紀而天下太平,國無夭傷,歲無荒年。當此之時,雨不破塊,風不鳴條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是應》:“儒者論太平瑞應,皆言氣物卓異……關梁不閉,道無虜掠,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?!焙笠蛞浴帮L不鳴條”比喻社會安定,世事太平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 文王 以 太公 為 灌壇 令,朞年,風不鳴條?!?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天道茫茫,豈常人所能測哉!休嘉之世,風不鳴條,吾不禁拭目望之?!?/p>成語解釋和風輕拂,樹枝不發(fā)出聲響。比喻社會安定。風不鳴條出處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水旱》:“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,國無夭傷,歲無荒年。當此之時,雨不破塊,風不鳴條?!睗h·王充《論衡·是應》:“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。”使用例句卻道數(shù)十年,真是五日一風,十日一雨,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夜?jié)駮兦?,信是太平有象?h3>甘潤
(1).甘甜滋潤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棗》:“熟赤如朱,乾之不縮,氣味甘潤,殊於常棗,食之,可以安軀益氣力?!?/p>
(2).指滋潤。 宋 蘇舜欽 《吳越大旱》詩:“滂沱消祲癘,甘潤起稻稷?!?/p>
周普
完備;普遍。 漢 鄭玄 《易解附錄·易贊易論》:“《周易》者,言易道周普,無所不備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注序世統(tǒng),事資周普?!?唐 王起 《五色露賦》:“始曖空而雜揉,俄泫草而周普。”《宋史·樂志八》:“縣象著明,照臨下土,降福穰穰,德施周普?!?/p>
梅堯臣名句,和人喜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