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游石頭城》:
臥龍起草廬,扶漢有余忠。
欲結(jié)紫髯客,共追黃星公。
一言根本定,萬里氛翳空。
指此為虎踞,長嘯吞西風(fēng)。
夫豈樊吾圃,以虞他人攻。
烏林逸元惡,入羅愴途窮。
汝亦趙佗輩,區(qū)區(qū)帝江東。
吾意本謂何,劍佩殊不同。
后來矯虔人,藉口欺盲聾。
九折劍閣棧,一泥函關(guān)封。
盜賊柄干將,奸雄非英雄。
老我吊古癖,徘徊梵王宮。
城壞遺甃泯,江徙孤岸穹。
中原芳草外,戰(zhàn)塵春蒙蒙。
酒盡欲下山,目極斜陽紅。
注釋參考
后來
后來 (hòulái) 以后 afterward 后來怎么樣 后來 (hòulái) 屬于隨后的時間或時期的;繼…之后出現(xiàn)的 afterwards;later;thereafter;subsequently 后來的情況好多了 后來的行動矯虔
(1).詐稱上命強(qiáng)奪他人財物。《書·呂刑》:“罔不寇賊,鴟義姦宄,奪攘矯虔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矯稱上命以取人財,若己固自有之?!?章炳麟 《代議然否論》:“有時矯虔吏奮其威棱,踐元元如草芥。”
(2).泛指敲詐掠奪。 明 李東陽 《書某節(jié)婦事》:“二子既長,俾事生業(yè)。不克辦,則相與為游蕩。日以漸困,朝夕弗能繼,則相與為矯虔,又弗繼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定律》:“且今世矯虔之民眾矣!其尤黠者,蓋怯于犯吏而勇于陵人……短于鬭力而長于駕言,其情可誅。”
藉口
(1).借別人的話作為依據(jù)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叭羝堄幸越蹇诙鴱?fù)於寡君,君之惠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藉,薦;復(fù),白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言無物則空口以為報,少有所得則與口為藉,故曰藉口?!?/p>
(2).多作托辭或假托的理由。 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》卷二:“ 唐 史稱 房 杜 不言功,予謂此乃庸人鄙夫持祿固位者得以藉口也?!?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聞警》:“他假公藉口為除奸橫,其實要自逞強(qiáng)兇?!?/p>
(3).謂充饑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蔓菁》:“乾而蒸食,既甜且美,自可藉口,何必饑饉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神宗元豐四年》:“我軍出界近二旬,所獲才三十餘級,何以復(fù)命!且食盡矣,請襲取 宥州 ,聊以藉口?!?/p>
盲聾
眼瞎耳聾。亦喻愚昧無知?!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費(fèi)神多,則盲聾??裰溨?。” 元 房皞 《扣角歌贈史吉甫》:“夫子不言人益蒙,著成《大傳》開盲聾?!?/p>
方回名句,游石頭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