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衞之音
詞典解釋
1. 春秋 戰(zhàn)國 時 鄭 衛(wèi) 兩國的民間音樂。因不同于雅樂,曾被儒家斥為“亂世之音”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 鄭 衞 之音,亂世之音也。”
2.泛指淫靡的音樂。《后漢書·循吏傳序》:“﹝ 光武 ﹞身衣大練,色無重采,耳不聽 鄭 衞 之音,手不持珠玉之玩?!?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家閑》:“出入無得入茶房酒肆,市巷之語、 鄭 衞 之音,未嘗一經(jīng)於耳?!?/p>
3.指靡麗的文風(fēng)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文章》:“吾家世文章,甚為典正,不從流俗。 梁 孝元 在藩邸時,撰《西府新文紀(jì)》,無一篇見録者,亦以不偶於世,無 鄭 衛(wèi) 之音故也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鄭聲 ”。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我身亦使滕王恨,日日隨渠村里來——— 晁說之予今春多入城戲作村里來絕句村里來是蛺蝶名
- 舉世好竽吾好瑟,故人猶索寫詩來——— 方岳胡得唯索寫近詩
- 綠筱夏凝陰,碧林秋不換——— 李德裕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(yuǎn)道士游虎丘寺
- 紫瞳照席秋制電,渥洼突出蒼龍駒——— 劉石庵龍駒謠圓徐景醇生子
- 怨暑移今昨,煩痾覺在亡——— 敖陶孫六月內(nèi)喜雨詩
- 兵火因由難即問,郡城牢落不勝悲——— 張詠再任蜀川感懷
- 鐘度鳥沈壑,殿扃云濕幡。——— 喻鳧題翠微寺
- 道流跡異人共驚,寄向畫中觀道情——— 皎然奉應(yīng)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歌
- 我情已郁紆——— 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
- 階蓂符歷數(shù),豐芑協(xié)聲詩——— 蘇頌又次王侍郎韻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