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亡
詞典解釋
(1).追趕逃亡者。《南齊書·幸臣傳論》:“捕叛追亡,長(zhǎng)戍遠(yuǎn)謫。”《清史稿·王杲傳》:“ 萬歷 二年七月, 建州 奈兒禿 等四人款寨請(qǐng)降, 來力紅 追亡至塞上?!?/p>
(2). 秦 末, 楚 漢 相爭(zhēng), 韓信 棄 楚 歸 漢 ,未被重用而逃, 漢 相 蕭何 賞識(shí) 韓 才,親自把 韓 追回來,并勸說 劉邦 重用 韓信 ,拜為大將。事見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。后因以“追亡”為典。 宋 辛棄疾 《木蘭花慢·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》詞:“追亡事,今不見,但山川滿目淚沾衣?!?元 黃庚 《題<漂母飯信圖>》詩:“筑壇直待追亡后,不及溪邊一婦人。” 康有為 《懷翁常熟去國(guó)》詩:“深惜追亡 蕭相國(guó) ,天心存 漢 果何如?”
(3).追念死者。 三國(guó) 魏 吳質(zhì) 《答魏太子箋》:“奉讀手命,追亡慮存,恩哀之隆,形於文墨。”《晉書·卞壸傳》:“於父無追亡之善,於母無孝敬之道?!?明 汪道昆 《洛水悲》:“你看 宓妃 容色分明與 甄后 一般,教我追亡拊存,好生傷感人也?!?/p>
- 兒童鞭笞學(xué)官府,翁憐兒癡旁笑侮——— 蘇軾古意
- 為官不取橫科勢(shì),佐郡何妨二十年——— 陳宓挽鄭通判
- 贛水雨已漲,廉泉春水流。——— 蘇軾虔守霍大夫監(jiān)郡許朝奉見和此詩復(fù)次前韻
- 通塞兩不見,波瀾各自起。——— 司空曙分流水
- 亂后所存惟五柳,老來無意約山花——— 王之道和江中仲
- 黃山聞鳳笛,清蹕侍龍媒——— 盧照鄰贈(zèng)許左丞從駕萬年宮
- 君試詳,都一枕夢(mèng)黃粱——— 馬謙齋【越調(diào)】柳營(yíng)曲·太平即事
- 放翁夜半酒初解,落月銜山聞杜鵑。——— 陸游宿石帆山下
- 牧兒尤可喜,記得相牛經(jīng)——— 釋文珦野步
- 煙雨凄迷云夢(mèng)澤,山川蕭瑟武昌宮。——— 陸游武昌感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