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避
詞典解釋
(1).讓路;躲避?!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·章帝紀(jì)》:“方春,所過無得有所伐殺,車可以引避,引避之?!薄?a href="/hycd/x/x207093.htm" target="_blank">新唐書·蕭至忠傳》:“ 至忠 少與友期諸路,會(huì)雨雪,人引避, 至忠 曰:‘寧有與人期可以失信?’卒友至,乃去?!?/p>
(2).引退;回避。 宋 歐陽修 《乞出第三札子》:“而臣以顧惜國體,既不當(dāng)更與 誨 等辯正,便合引避去位。”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 湯丞相 封 慶國公 。命下, 湯公 謂此 仁宗 賜履之國,自 天圣 以來無封者,欲請(qǐng)避之。或曰:‘ 何執(zhí)中 嘗封 慶國公 矣?!?湯公 曰:‘ 執(zhí)中 不知引避,此何足為法哉!’卒辭之,改封 岐 ?!?/p>
- 我生世緣薄,疲弱不可支——— 仲并戲李彥平李德邵
- 是求從此日,非莫問前時(shí)——— 陽枋和黃循齋送景正輔戶曹之夔三首
- 尊前燭畔粉生光,更低唱、新翻轉(zhuǎn)調(diào)——— 張?jiān)?/a>鵲橋仙
- 寒潮小,渡淮遲。——— 張先芳草渡/系裙腰
- 為君量革履,且愿住藍(lán)輿——— 韋應(yīng)物送丘員外歸山居
- 興王略,智名俱美,功業(yè)妙難言——— 元好問滿庭芳(壽曾兩府)
- 六十歸為郎,數(shù)月草章奏。——— 陸游中夜睡覺兩目每有光如初日歷歷照物晁文元公
- 棐幾松跗入三昧,一篇詩就一杯殘——— 范成大次韻宣州西園
- 蒼茫明月上,夜久光如積——— 司空曙關(guān)山月
- 遙風(fēng)吹蒹葭,折處鳴颼颼——— 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銷夏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