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調(diào)
詞典解釋
(1).失傳的曲調(diào)、樂調(diào)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華陽頌·才英》:“孑弦有逸調(diào),空談無與言。” 唐 王勃 《乾元殿頌》:“ 瑤山 廣樂,備逸調(diào)於宮懸; 洞庭 仙奏,納遺歌於帝府。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樂律二》:“二十八調(diào)但有聲同者即應(yīng),若徧二十八調(diào)而不應(yīng),則是逸調(diào)聲也?!?/p>
(2).超脫世俗的曲調(diào)。 唐 駱賓王 《上郭贊府啟》:“倘使 陳留 逸調(diào),下探 柯亭 之篠; 會稽 陰德,傍眷 餘溪 之蔡。則迴眸之報,不獨著於前龜;清亮之音,誰專稱於往笛?” 唐 黃滔 《魏侍中諫獵賦》:“故其旌逸調(diào),賞清詞,錫綵繒而甚眾。”
(3).超脫世俗的格調(diào)。 唐 盧綸 《暢博士當(dāng)感懷前蹤有五十韻見寄輒有所酬以申悲舊》詩:“拾遺興難侔,逸調(diào)曠無程?!?唐 陸龜蒙 《獨夜有懷因作吳體寄襲美》詩:“云虯澗鹿真逸調(diào),刀名錐利非良圖。” 清 黃鷟來 《詠懷》之六:“高文存逸調(diào),豁達(dá)遠(yuǎn)權(quán)利?!?/p>
- 敢謂長生客,將遺必死人。——— 齊己謝人惠藥
- 論今星燦燦,考古寒颼颼——— 杜牧洛中送冀處士東游
- 頭籌暗被奪將去,行主喃喃強(qiáng)說呵——— 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
- 一徑松梢踏石梯,步窮身在白云西——— 李群玉廣州陪涼公從叔越臺宴集
- 俱往矣,數(shù)風(fēng)流人物,還看今朝——— 毛澤東沁園春·雪
- 駕言徂北山,得與幽人兼——— 蘇軾五月十日與呂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
- 日月星辰天之精,山川草木地之文——— 王柏和立齋番君吟
- 以此持相贈,君應(yīng)愜素懷。——— 張籍贈太常王建藤杖筍鞋
- 重疊不可思,思此誰能愜。——— 蕭衍芳樹
- 又有樹與烏,畫手雖妙何能為——— 梅堯臣和吳沖卿學(xué)士石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