猗那
詞典解釋
(1).柔美、盛美貌。《詩·商頌·那》:“猗與那與,置我鞉鼓。” 馬瑞辰 通釋:“猗、那二字疊韻,皆美盛之貌,通作‘猗儺’(見《檜風(fēng)》)、“阿難”(見《小雅》)。草木之美盛曰猗儺,樂之美盛曰猗那,其義一也。”《孔叢子·連叢子上》:“﹝楊柳﹞巨本洪枝,條脩遠(yuǎn)揚,夭繞連枝,猗那其旁,或拳句以逮下土,或擢跡而接穹蒼。”《淮南子·修務(wù)訓(xùn)》:“今鼓舞者,繞身若環(huán),曾撓摩地,扶旋猗那,動容轉(zhuǎn)曲,便媚擬神。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一:“明日映天,甘露被宇。蓊鬱高松,猗那長楚?!?/p>
(2).《詩·商頌·那》是 殷商 的后代 宋國 祭祀 商 朝的建立者 成湯 的樂歌。首句是“猗與那與”,后以“猗那”借指祭祀祖先的頌歌。 宋 歐陽修 《讀<徂徠集>》詩:“陳詩頌圣德,厥聲續(xù)猗那?!?b>《宋史·禮志十一》:“方作猗那之頌,永嚴(yán)昭穆之容?!?清 劉大櫆 《沉茮園詩序》:“古之君子,未有不愿為清廟猗那,而顧愿為寺人 孟子 ,愾 周 道,憂《黍離》者也?!?/p>
(3).表示贊美之辭。《文選·班固<典引>》:“亦猶於穆猗那,翕純皦繹,以崇嚴(yán)祖考,殷薦宗祀配帝?!?李周翰 注:“於穆、猗那皆美也?!?唐 張說 《恒州刺史張府君墓志》:“孝乎事親,忠乎事君,猗那叔父,亦足有云。”
- 舍利雖藏多寶塔,化身應(yīng)返給孤園——— 馬先覺慧聚僧神濟善醫(yī)能知人死生於數(shù)歲或數(shù)月之前
- 一夜秋光先著柳。——— 陳亮天仙子
- 登龍脊,撫劍一長歌。——— 何令修望江南/憶江南
- 吟鞭破霜曉,馬首待朝暾——— 卷剛中和樓樞密宿泗道中書事用存字韻二首
- 孤鴻憶霜群,獨鶴叫云侶。——— 孟郊離思
- 兩逢重九尉佗城,蜑叟相從倒酒瓶——— 蘇轍兩中秋絕句二首
- 參禪固未暇,飽食良先務(wù)。——— 蘇軾宿臨安凈土寺
- 自古以為患,詩人厭薄伐——— 杜甫留花門
- 蚤徑游絲罥日,亂山瘦馬行空——— 魏了翁次壁間韻題懷巡道上三州三氏亭六言二首
- 梧桐半死清霜后,頭白鴛鴦失伴飛——— 賀鑄鷓鴣天·重過閶門萬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