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撰
詞典解釋
(1).撰寫(xiě);編纂。《隋書(shū)·儒林傳·劉炫》:“馳騖墳典,釐改僻謬,修撰始畢,圖事適成,天違人愿,途不我與?!?b>《隋書(shū)·牛弘傳》:“三年,拜禮部尚書(shū),奉勑修撰《五禮》,勒成百卷,行於當(dāng)世?!?b>《北史·序傳》:“從 貞觀 以來(lái),屢叨史局,不揆愚固,私為修撰。”
(2).官名。 唐 代史館有修撰,掌修國(guó)史, 宋 有 集英殿 、 右文殿 等修撰。至 元 時(shí),翰林院始設(shè)修撰。 明 清 因襲之,一般于殿試揭曉后,一甲第一名進(jìn)士(狀元)即授翰林院修撰。參閱《新唐書(shū)·百官志二》、《清文獻(xiàn)通考·職官七》。
0
糾錯(cuò)
詩(shī)詞名句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