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渠
詞典解釋
(1).古代傳說中的獸名。《山海經(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﹝ 釐山 ﹞有獸焉,其狀如牛,蒼身,其音如嬰兒,是食人,其名曰犀渠?!?袁珂 校注引 郝懿行 曰:“犀渠,蓋犀牛之屬也?!?/p>
(2).用犀皮制成的盾牌。語本《國(guó)語·吳語》:“建肥胡,奉文犀之渠?!?韋昭 注:“肥胡,幡也。文犀之渠,謂楯也。文犀,犀之有文理者。”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家有鶴膝,戶有犀渠,軍容蓄用,器械兼儲(chǔ)?!?劉逵 注:“犀渠,楯也?!?南朝 陳 徐陵 《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》:“霜戈雪戟,無非武庫之兵;龍甲犀渠,皆是 云臺(tái) 之仗?!?/p>
(3).犀甲。《文選·鮑照<擬古>詩之三》:“解佩襲犀渠,卷袠奉盧弓。” 李周翰 注:“佩,文服也;犀渠,甲也。” 唐 皎然 《相和歌辭·從軍行》:“誓師張虎落,選將擐犀渠?!?/p>
(4).借指戰(zhàn)士或戎事。 宋 楊萬里 《晚立普明寺門時(shí)已過立春去除夕三日爾將歸有嘆》詩:“邊頭犀渠未晏眠,天不雨粟地流錢?!?明 皇甫汸 《從軍行寄贈(zèng)楊用修》:“被命事犀渠,差勝下蠶室?!?/p>
- 會(huì)稀投得輕分、頓惆悵。——— 吳文英解蹀躞
- 繡館人人倦踏青——— 劉仲尹浣溪沙
- 君子隱石壁,道書為我鄰——— 孟郊隱士
- 野禽啼杜宇,山蝶舞莊周。——— 李白句
- 有時(shí)清風(fēng)明月對(duì)景,霹靂拔卻大樹不回頭——— 黃庶送劉孟卿游天臺(tái)雁蕩二山
- 我舟行不留,過眼山如馳——— 楊萬里明發(fā)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峰下十首
- 素絲染就已堪悲——— 佚名九張機(jī)
- 莫莫休休興已闌,滿頭塵土更彈冠——— 虞儔護(hù)客高郵道中舟中讀簡(jiǎn)齋十月詩因和其韻
- 皇儀有煒,彩升次升——— 佚名紹定三年壽明仁福?;侍髢?cè)寶九首
- 榴房桃李年年實(shí),底事游人遇者稀——— 史少南白龍洞磨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