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合
詞典解釋
(1).形容人群沒有嚴(yán)密組織而臨時(shí)湊合,如群烏暫時(shí)聚合。《晉書·慕容廆載記》:“ 廆 曰:‘彼信 崔毖 虛説,邀一時(shí)之利,烏合而來耳?!薄?a href="/hycd/z/z33123.htm" target="_blank">資治通鑒·晉元帝太興二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飛烏見食,羣集而聚啄之,人或驚之,則四散飛去;故兵以利合無所統(tǒng)一者,謂之烏合?!薄?a href="/hycd/s/s233461.htm" target="_blank">三國演義》第十七回:“ 術(shù) 兵雖眾,皆烏合之師,素不親信。” 清 采蘅子 《蟲鳴漫錄》卷一:“﹝ 謝嗣鳳 ﹞散家財(cái),結(jié)同教,招亡命,烏合數(shù)千人,揭竿而起。”
(2).指暫時(shí)湊合的一群人。 清 侯方域 《上三省督府剿撫議》:“不若移一旅之師……隨宜撲翦,聯(lián)樓結(jié)寨,漸次燒除,兔窟既破,烏合焉棲?”參見“ 烏合之眾 ”。
- 夜?jié)u深,籠燈就月,子細(xì)端相。——— 周邦彥意難忘
- 為客衣裳多不穩(wěn),和人詩句固難精。——— 姚合成名后留別從兄
- 滿帙填箱唱和詩,少年為戲老成悲。——— 白居易酬微之
- 歲晏無斗粟,寄身欲何所——— 皎然贈(zèng)烏程李明府伯宜、沈兵曹仲昌
- 天水相涵翠有余,玻璃萬頃接方壺——— 楊時(shí)過吳江
- 物之徇外者,迅若橫流波——— 葉適題賈儼不忘室
- 梅破臘,酒浮春——— 石孝友鷓鴣天
- 舊知青巖意,偏入杳冥心。——— 張說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
- 試與清泉召魂魄,已驚黃蠟損精神——— 李石謝彭守送花
- 我非有馴德,渠自無機(jī)心——— 錢時(shí)蜀阜精廬無風(fēng)自涼方欣然出戶見生雞將雛砌外
- 10百變女王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