淟涊
詞典解釋
(1).污濁;卑污。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惜賢>》:“撥諂諛而匡邪兮,切淟涊之流俗。” 王逸 注:“淟涊,垢濁也?!?宋 梅堯臣 《矮石榴樹子賦》:“勿淟涊以自抑,勿猶豫而失處?!?王闿運(yùn) 《上征賦》:“徒淟涊以臨位,俾義勇之氣閉?!?/p>
(2).指污濁之人或流俗。《宋書·臧質(zhì)傳》:“伏愿陛下先鑒元輔匪躬茂節(jié),末録庸瑣奉國微誠,不遂淟涊之情,以失四海之望?!?/p>
(3).軟弱;懦怯。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宋 興且百年,而文章體裁,猶仍 五季 餘習(xí),鎪刻駢偶,淟涊弗振,士因陋守舊,論卑氣弱?!?b>《金史·祁宰傳》:“當(dāng)時(shí)居高官、食厚祿者,不為無人,皆畏罪淟涊,曾不敢申一喙,畫一策,以為社稷計(jì)?!?/p>
(4).溽熱。 漢 王粲 《大暑賦》:“氣呼吸以袪裾,汗雨下而沾裳;就清泉以自沃,猶淟涊而不涼?!?三國 魏 繁欽 《暑賦》:“翕翕盛熱,蒸我層軒,溫風(fēng)淟涊,動靜增煩?!?/p>
國語詞典
淟涊
-
垢濁而不鮮明。
- 楚辭.劉向.九歎.惜賢:「撥諂諛而匡邪兮,切淟涊之流俗?!?/li>
- 文選.陸機(jī).文賦:「謬玄黃之秩敘,故淟涊之不鮮?!?/li>
- 軺車難久駐,須到別離時(shí)。——— 黃滔東山之游未遂漸逼行期作四十字奉寄翁文
- 赤腳忙晨炊,掉臂會清招——— 王柏和葉圣予山中韻
- 似見不見目愈衰,欲墮不墮齒更危。——— 陸游老態(tài)自遣
- 萬古云山同白骨,一庭花木自青春。——— 唐彥謙過清涼寺王導(dǎo)墓下
- 卻縠詩書將,銜恩赴梓州——— 姚合送楊尚書赴東川
- 自嘆人生,分合常相半。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點(diǎn)絳唇
- 路穿天地險(xiǎn),人續(xù)古今愁——— 白居易發(fā)白狗峽次黃牛峽登高寺卻望忠州
- 高吟應(yīng)更逸,嵩洛舊煙霞——— 許渾獻(xiàn)白尹(即樂天也)
- 慘陰地自光,寶馬踏曉昏——— 李賀出城別張又新,酬李漢
- 炊黍烹雞自勞,有脆綠甘紅薦芳液。——— 景覃天香
- 3煎餅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