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昏地暗
詞典解釋
詳細解釋
亦作“ 天昏地黑 ”。1.天地一片昏黑。常用以形容風(fēng)霾、雷雨時的自然景象。 唐 韓愈 《龍移》詩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?!?宋 文天祥 《徐州道中》詩:“一時混戰(zhàn)四十萬,天昏地黑 睢水 湄。乃知大風(fēng)揚沙失白晝,自是地利非天時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六十回:“兩個在陣中,只見天昏地暗,日色無光。” 吳運鐸 《把一切獻給黨·勞動的開端》:“暴風(fēng)裹著團團碎雪,裹著煤屑,攪得天昏地暗?!?/p>
(2).指天色晚。《西游記》第五二回:“早又見天色將晚。妖魔支著長槍道:‘ 悟空 ,你住了。天昏地暗,不是個賭鬭之時?!?/p>
(3).形容異常利害。《蕩寇志》第一百回:“這塲惡戰(zhàn),直殺得天昏地暗,山岳動搖?!?b>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披頭散髮,滿地打滾,哭的天昏地暗?!?陶行知 《創(chuàng)設(shè)鄉(xiāng)村幼稚園宣言書》:“試一看鄉(xiāng)村生活,當(dāng)農(nóng)忙之時,主婦更是要忙得天昏地黑。”
(4).喻社會黑暗腐敗。 老舍 《二馬》第五段五:“一條街代表租界,一條街代表 中國 城。前者是清潔,美麗,有秩序;后者是污濁,混亂,天昏地暗?!?/p>
- 西清學(xué)士之班,選高天下;東方諸侯之長,功冠域中——— 佚名齊天樂(壽賈使三月二十八日生)
- 殘花但有凋零分,枯木難沾造化功——— 戴復(fù)古寄朱仲是兼僉
- 去去國門認不羨,畫船煙浪入清秋——— 韓維送沈?qū)W士知常州
- 城頭五通鼓,窗外萬家砧。——— 溫庭筠寄渚宮遺民弘里生
- 野云秋共黑,江雨晚生寒——— 王冕對雨 其一
- 南柯太守知人意,休問陶陶塞上翁。——— 劉兼偶有下殤,因而自遣
- 君看古井水,萬象自往還——— 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王晉卿畫著色山二首
- 昨旦煩相報,憑君謝竹雞——— 司馬光喜雨八韻呈明叔
- 梨花最晚又凋零,何事歸期無定準(zhǔn)。——— 歐陽修玉樓春·去時梅萼初凝粉
- 天生卓犖姿,豈是甘山林——— 王當(dāng)德清宰俞居安自畫淵明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