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帽
詞典解釋
(1).表示認(rèn)罪。《后漢書·耿秉傳》:“ 安得 惶恐,走出門,脫帽抱馬足降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韓大任》:“白頭脫帽,身膺徽纆?!?/p>
(2).表示恭敬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敘事》:“ 王劭 《齊志》述 洛干 感恩,脫帽而謝?!比纾好撁?a href="/hycd/z/z301064.htm" target="_blank">致敬。
(3).形容豪放,無所檢束。 唐 杜甫 《飲中八仙歌》:“ 張旭 三盃草圣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?!?唐 司空?qǐng)D 《二十四詩品·疏野》:“筑室松下,脫帽看詩?!?宋 蘇軾 《送張?zhí)?/a>覺河?xùn)|提刑》詩:“脫帽風(fēng)流餘長(zhǎng)史,埋輪家世本 留侯 。”
(4).謂地主、富農(nóng)、反革命分子等經(jīng)過改造而改變成分。因?yàn)?/a>原來定成分稱為“戴帽子”,故云。
- 小憐鬢濕燕脂染。——— 高觀國杏花天
- 自酌金樽勸孟光,更教長(zhǎng)笛奏伊涼——— 蘇軾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(fù)答之
- 豈不慎井賦,賦均人亦康——— 獨(dú)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
- 予生事斗室,出若畏瀾蠡——— 鄧有功送曾子華游贛
- 竺土大仙心,東西密相付——— 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
- 平生一鉢意,長(zhǎng)歲百慮更——— 張耒龜山水陸院
- 讀書未一卷,噫嗚感慨淚浪浪——— 戴表元賦意未暢復(fù)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
- 征輪軋軋出皇都,行路咨嗟賢丈夫——— 楊億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
- 武夷無上路,毛徑不通風(fēng)。——— 徐凝武夷山仙城
- 肝腸與世苦相反,巖壑嗔人不早還——— 蕭德藻次韻傅惟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