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輔
詞典解釋
(1).官名。相傳古代天子身邊的四個(gè)輔佐?!稌ぢ逭a》有“四輔”之稱?!?a href="/hycd/y/y359272.htm" target="_blank">益稷》有四鄰,《史記·夏本紀(jì)》作“四輔”。至《尚書大傳》、 賈誼 《新書》始有疑、承、輔、弼(《新書》作道、弼、輔、承)為“四輔”之說,皆出于 秦 漢 間人的依托。至 王莽 托古改制,置四輔以配三公,又為其子置師疑、傅承、阿輔、保拂(弼)之官。 明太祖 曾置春、夏、秋、冬官,也叫“四輔”。參閱 清 全祖望 《經(jīng)史問答·三禮問目答全藻問》。
(2).國都附近的州郡。 唐 開元 中以近畿之州為四輔,即 同 、 華 、 岐 、 蒲 四州。見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地理類·四輔》。 宋 崇寧 間所置四輔郡,以 潁昌府 為南輔, 襄邑縣 為東輔, 鄭州 為西輔, 澶州 為北輔。見《宋史·徽宗紀(jì)二》。
(3).星名。指房宿四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犯四輔,輔臣誅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四輔,房四星也。房以輔心,故曰四輔?!?/p>
(4).星名。指東蕃四星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東蕃四星,南第一星曰上相,其北,東太陽門也;第二星曰次相,其北,中華東門也;第三星曰次將,其北,東太陰門也;第四星曰上將:亦曰四輔也?!?/p>
(5).星名。指極星旁的四星,亦稱四弼。《宋史·天文志二》:“四輔四星,又名四弼,在極星側(cè),是曰帝之四鄰,所以輔佐北極,而出度授政也。去極星各四度?!?/p>
- 荒青無縫種交加,月費(fèi)牛溲定幾車——— 龔自珍已亥雜詩 121
- 漫漫潮初平,熙熙春日至——— 白居易郡中即事
- 花里質(zhì)朋皆臭味,夜涼風(fēng)月更清酣——— 魏了翁翌日約客有和者再用韻四首
- 寧知一水不可渡,況復(fù)萬山修且阻——— 佚名長相思
- 愛惜微官將底用,他年只好寫銘旌——— 蘇軾王鞏屢約重九見訪既而不至以詩送將官梁交且
- 偶然行過溪橋,正自不值一笑——— 仇遠(yuǎn)李待詔虎溪三笑圖
- 勉旃重勉旃,修業(yè)戒荒嬉——— 朱長文公堂置酒群彥咸集作詩吳學(xué)中諸先輩且用敘別
- 未了公家事,難銷月俸錢——— 楊萬里早起
- 天遣月卿來拜舞,新拜璽書增秩。——— 李昴英念奴嬌
- 春又去,似別佳人幽恨積。——— 晁補(bǔ)之歸田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