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隱
詞典解釋
(1).安穩(wěn)。安定;平靜。《詩·大雅·緜》“迺慰迺心” 漢 鄭玄 箋:“民心定,及安隱其居。”《宋書·夷蠻傳·呵羅單國》:“莊嚴(yán)國土,人民熾盛,安隱快樂?!?清 龔自珍 《發(fā)天心文》:“我生天上,寂然安隱,得諸三昧?!?章炳麟 《四惑論》:“若更有知幸福之妄者,則當(dāng)為人類斷其追求無已之心,使歸安隱,而竭能盡智以謀形質(zhì)者,其可以已矣?!?/p>
(2).安穩(wěn)。平安。 晉 王凝之 《與庾氏女書》:“得 郗中書 書,説汝勉難安隱,深慰懸心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一一○引 南朝 齊 王琰 《冥祥記》:“中夜,見一道人,法服持錫,示以途徑,遂得還路,安隱至家。” 唐 杜甫 《投簡(jiǎn)梓州幕府兼簡(jiǎn)韋十郎官》詩:“幕下郎官安隱無?從來不奉一行書?!?宋 葉適 《題歐公書河豚詩后》:“因 仲止 寄此刻,謾題以當(dāng)一笑。久別,安隱。”按,“隱”、“穩(wěn)”古今字。參閱 清 王鳴盛 《蛾術(shù)編·說字十一》。
- 雅羨椿桂聯(lián)芳,金章紫綬,拜舞歡聲溢——— 陳潛心百字令/念奴嬌
- 閤成似僧居,學(xué)僧居未得——— 姚合題金州西園九首草閣
- 吟盡江南草木春,只今臺(tái)閣有詩人——— 晁公溯讀江南諸公詩
- 秋入丹楓聲怒號(hào),吳兒得志飛輕舠——— 高似孫答癯庵致糟蟹
- 雖無嘉肴式食庶幾——— 佚名車舝
- 將尋賀老船虛返,欲近要離烈可親——— 蘇軾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
- 金壺新泛菊,寶座即披蓮——— 張景源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(yīng)制
- 亙千余里兒童知,牢不可解去后思——— 曾豐代人題瓊守歸疆堂
- 朝宗漢水接陽臺(tái),唅呀填坑吼作雷。——— 李群玉潯陽觀水
- 脈脈辭金魚,羈臣守迍賤——— 李賀還自會(huì)稽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