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口雕刻
詞典解釋
木刻藝術(shù)的一種。在木的橫截面上雕刻。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近代木刻選集>(2)小引》:“同是柘木,因鋸法兩樣,而所得的板片,也就不同。順木紋直鋸,如箱板或桌面板的是一種,將木紋橫斷,如砧板的又是一種。前一種較柔,雕刻之際,可以揮鑿自如,但不宜于細(xì)密,倘細(xì),是很容易碎裂的。后一種是木絲之端,攢聚起來的板片,所以堅(jiān),宜于刻細(xì),這便是‘木口雕刻’……和這相對(duì),在箱板式的板片上所刻的,則謂之‘木面雕刻’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近代木刻選集>(1)小引》:“一七七一年,﹝ 英國 ﹞以初用木口雕刻,即所謂‘白線雕版法’而出現(xiàn)的,是 畢維克 。這新法進(jìn)入 歐洲 大陸,又成了木刻復(fù)興的動(dòng)機(jī)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騎牛入山谷,不羈不勒無拘束——— 舒岳祥騎牛歌題厲歸真騎牛圖
- 恍惚已萌真種——— 張掄壺中天慢/念奴嬌
- 風(fēng)帆十幅空百灘,布衾高臥寧知寒——— 趙蕃永和道中懷成父
- 久判野鶴如霜鬢,遮莫鄰雞下五更。——— 杜甫書堂飲既,夜復(fù)邀李尚書下馬,
- 文章漢子云,韜略——— 徐再思【雙調(diào)】殿前歡 釣臺(tái)
- 時(shí)命各有遇,何言富與貧——— 謝直遣懷五首寄致道
- 午景發(fā)濃艷,一笑當(dāng)及時(shí)。——— 蘇軾雨中看牡丹三首
- 一篷秋雨睡初起,半硯冷云吟未成——— 殷文圭江南秋日
- 吟余何所憶,圣主尚宵衣——— 李咸用秋夕
- 無位真人赤肉團(tuán),電機(jī)旋掣走珠盤——— 釋慧遠(yuǎn)頌古四十五首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