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如土色
詞典解釋
臉色如泥土一樣。形容極端恐懼。亦形容病態(tài)。《敦煌變文集·捉季布傳文》:“歸到壁前看 季布 ,面如土色結(jié)眉頻。”《三國(guó)演義》第二一回:“﹝ 劉玄德 ﹞入府見(jiàn) 操 。 操 笑曰:‘在家做得好大事!’諕得 玄德 面如土色?!?魯迅 《朝花夕拾·阿長(zhǎng)與<山海經(jīng)>》:“煮飯的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,后來(lái)一提起,還是立刻面如土色。”亦作“ 面色如土 ”。《西湖二集·吳越王再世索江山》:“ 董昌 面色如土,眾兵都面面廝覷,不敢則聲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武孝廉》:“一日,方燕飲,聞喧詈聲;釋杯凝聽(tīng),則婦 已 搴簾入矣。 石 大駭,面色如土。” 劉半農(nóng) 《學(xué)徒苦》詩(shī):“學(xué)徒淘米河邊,照見(jiàn)面色如土。”
臉色呈灰白色。形容驚恐之極。面如土色出處
- 漢元服儒衣,收諫如蓄寶——— 鄭獬雜興三首
- 好詩(shī)惡韻那容和,刻燭應(yīng)須便置觥。——— 蘇軾和田仲宣見(jiàn)贈(zèng)
- 鳳棲不在梧桐樹(shù)——— 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已愧君詩(shī)足真味,尚將雞肋較駝峰——— 張镃山堂
- 兩幅彩箋揮逸翰,一聲寒玉振清辭——— 白居易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見(jiàn)贈(zèng)
- 颯颯松上吹,泛泛花間露——— 耿湋發(fā)南康夜泊灨石中
- 晚來(lái)波靜,海門飛上明月。——— 吳琚酹江月/念奴嬌
- 紫泥搜海岱,鴻筆富巖廊。——— 陳陶圣帝擊壤歌四十聲
- 宜州太史一紙書,百年筆墨猶山立。——— 陸游黃氏沖和堂
- 駭浪搖空闊,靈山厭渺漫。——— 崔涂題絕島山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