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髯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龍?bào)?/a> ”。1.龍之須?!?a href="/hycd/s/s289584.htm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封禪書》:“ 黃帝 采 首山 銅,鑄鼎於 荊山 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髯下迎 黃帝 。 黃帝 上騎,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,龍乃上去。餘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龍髯,龍髯拔,墮,墮 黃帝 之弓。百姓仰望 黃帝 即上天,乃抱其弓與胡髯號(hào),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,其弓曰烏號(hào)?!焙笥脼?a href="/hycd/h/h261629.htm" target="_blank">皇帝去世之典。 唐 李嶠 《汾陰行》:“自從天子向 秦關(guān) ,玉輦金車不復(fù)還。珠簾羽扇長(zhǎng)寂寞, 鼎湖 龍髯安可攀?” 清 顧炎武 《謁欑宮文》之一:“行年五十,慨駒隙之難留;涉路三千,望龍髯而愈遠(yuǎn)。” 清 葉方藹 《授職翰林學(xué)士感恩述懷》詩(shī):“身離???/a>驚還在,夢(mèng)挽龍?bào)喓薏粡h?!?梁?jiǎn)⒊?/a> 《中國(guó)積弱溯源論》第四節(jié):“而 文宗 顯皇帝 ,復(fù)為 英 法 聯(lián)軍所迫,北狩 熱河 , 鼎湖 一去,龍髯不返。”
(2).帝王之須。 唐 李遠(yuǎn) 《贈(zèng)寫御容李長(zhǎng)史》詩(shī):“玉座塵消硯水清,龍髯不動(dòng)綵毫輕。”
(3).喻松葉;松。 唐 李賀 《五粒小松歌》:“緑波浸葉滿濃光,細(xì)束龍髯鉸刀剪?!?宋 王安石 《道傍大松人取為明》詩(shī):“虬甲龍髯不易攀,亭亭千尺蔭南山?!?/p>
- 入夜月漸高,晃晃照廊廡——— 釋智圓病中玩月
- 懶與凡葩爭(zhēng)艷冶,清新——— 顧太清南鄉(xiāng)子·詠瑞香
- 料得那里、千僝萬(wàn)僽,嗔我也思量我。——— 晁端禮上林春/一落縈
- 忽憶今春暮,宮花照苑墻——— 王禹偁初出京過(guò)瓊林苑
- 端坐廟堂上,四海臻泰和——— 陳柏盛雪巢
- 曉夜縈牽腸斷處——— 李秀蘭減字木蘭花
- 孤門清館夜,獨(dú)臥明月床——— 孟郊汴州離亂后憶韓愈、李翱
- 欲識(shí)靜者心,心源只如此。——— 白居易玩止水
- 一自檀溪把酒余,年來(lái)夷路崎嶇——— 李曾伯壬辰過(guò)鄂渚簡(jiǎn)張子直總干二首
- 盡日逍遙避煩暑,再三珍重主人翁。——— 劉禹錫劉駙馬水亭避暑
- 1光之塔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