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識(shí)
詞典解釋
佛教所稱之眼識(shí)、耳識(shí)、鼻識(shí)、舌識(shí)、身識(shí)、意識(shí)。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對(duì)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,而生見、聞、嗅、味、覺、知六種認(rèn)識(shí)作用?!傲R(shí)”為大、小乘之共說,而位于大乘八識(shí)中之前六識(shí),故亦稱“ 前六識(shí) ”。 明 破慳道人 《一文錢》第六出:“內(nèi)六塵,外六根,中六識(shí),去縛解粘,立登般若?!?清 龔自珍 《最錄列子》:“ 列子 知西方有圣人矣,其曰:‘以耳視,以目聽?!唬骸?a href="/hycd/s/s296447.htm" target="_blank">視聽不以耳目?!妒ト?a href="/hycd/l/l389408.htm" target="_blank">六根互用之法,六識(shí)之相,庶近似之,皆非 莊周 所知者?!?a href="/hycd/c/c5786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閱《成唯識(shí)論》五。
- 只道大功隨指顧,至今遺種費(fèi)誅鋤。——— 陸游寄題儒榮堂
- 耕鑒太古民,天然自淳質(zhì)——— 陳文蔚用門牌日有好花迎客笑歲篘新酒奉親嘆為韻為
- 家書三萬(wàn)卷,獨(dú)取服食訣——— 蘇軾和陶郭主簿二首
- 梵庵云隔洞高虛,傍路陰森樹幾株——— 董嗣杲妙智庵洞
- 度磧黃云起,防秋白發(fā)生——— 馬戴贈(zèng)淮南將
- 不畏侯卿杖,惟畏尹卿筆。——— 佚名吏人語(yǔ)
- 大須審固穿楊箭,莫遣參差鬢雪新——— 李咸用與劉三禮陳孝廉言志
- 若欲靜吟無俗累,算來卻是客中閑——— 史彌寧靜吟
- 嗟身禍之不免兮,甘就死於縲絏——— 梅堯臣吊李膺辭
- 橋市浣衣無空處,廟門賣卜有靈時(shí)——— 董嗣杲涌金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