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沫
詞典解釋
(1).謂水勢激湍騰沫。《莊子·達(dá)生》:“ 孔子 觀於 呂梁 ,縣水三十仞,流沫四十里,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》詩:“流沫不足險,石林豈為艱?!?宋 蘇軾 《百步洪》詩之一:“四山眩轉(zhuǎn)風(fēng)掠耳,但見流沫生千渦?!?/p>
(2).飛濺的浪花。《淮南子·俶真訓(xùn)》:“人莫鑒於流沫而鑒於止水者,以其靜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觀海樓記》:“茍識其理,則浮漚流沫,舉足為學(xué)者師?!?/p>
(3).謂口中流涎沫。 漢 揚雄 《解嘲》:“顩頤折頞,涕唾流沫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顩頤蹙頞,涕唾流沫。”
(4).傳布。 梁啟超 《<經(jīng)世文新編>序》:“於是新法新理,新器新製,新學(xué)新政,日出月盛,流沫於各邦,芬芳於大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