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路
詞典解釋
(1).理論;道理。 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一:“詩有辭前意、辭后意。 唐 人兼之,婉而有味,渾而無跡。 宋 人必先命意,涉於理路,殊無思致?!?b>《四庫全書總目·別集二十·艮齋詩集》:“﹝ 克中 ﹞詩頗近擊壤一派,多涉理路,而抒情賦景之作,亦時(shí)有足資諷詠者。” 郭沫若 《十批判書·名辯思潮的批判》:“因?yàn)?/a>注重辯,故《大取》對(duì)于立辭的理路有所闡發(fā)?!?吳組緗 《山洪》十八:“大軍一到,又要抽丁,雖然自己沒有想到,卻是最淺顯的理路?!?/p>
(2).思路;條理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三·時(shí)文詩古文》:“時(shí)文雖無與詩、古文,然不解八股,即理路終不分明?!?夏衍 《追念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的文章理路清楚,例證確切,通俗易懂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恥之于人大矣。為機(jī)變之巧者,無所用恥焉。——— 孟子孟子·盡心章句上·第七節(jié)
- 明朝遙捧酒,先合祝堯君——— 曹松除夜
- 晚謁泰山君,親見日沒云——— 李白贈(zèng)僧崖公
- 碣石歲崢嶸,天地日蛙黽——— 杜甫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(guó)張公九齡
- 古來翰墨事,著意更可鄙——— 陸游睡起作帖數(shù)行
- 劍聳秋峰積靄昏,關(guān)城遙向望中分——— 燕肅劍閣
- 被販兒、俚婦折來看,添憔悴——— 汪莘滿江紅(不敢賦梅,賦感梅。)
- 既許親齋幾,寧辭局甃墀——— 蘇頌再和倒韻
- 萬心翹樂宴,三舍緩昌時(shí)。——— 張說奉和圣制花萼樓下宴應(yīng)制
- 吉士國(guó)元?dú)?,須造須扶?/a>——— 程公許縣齋秋懷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