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讬
詞典解釋
亦作“ 寄托 ”。1.依托,安身。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:“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,用心躁也。” 漢 東方朔 《七諫·謬諫》:“ 列子 隱身而窮處兮,世莫可以寄託?!?唐 韓愈 《枯樹》詩:“寄託惟朝菌,依投絶暮禽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閔預(yù)》:“不知 青巖 寄托何所,覓至會(huì)館詢之。” 丁玲 《小火輪上》:“平日在房子里是難感覺得,可是一到了水上,眼望著綿綿不絕的青山和浩浩蕩蕩的流水,便不覺的感到此身的飄飄然,而無所寄托?!?/p>
(2).托付,委托。《管子·明法》:“寄託之人不肖而位尊,則民倍公法而趨有勢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臣節(jié)》:“負(fù)荷寄託,則以 伊 周 為師表;宣力四方,則以 吉召 為軌儀?!?唐 李朝威 《柳毅傳》:“聞君將還 吳 ,密通 洞庭 ?;蛞?a href="/hycd/c/c83570.htm" target="_blank">尺書寄託使者,未卜將以為可乎?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雜記》:“今有事將 楚 游,以公長者敢以家口寄託。” 許杰 《逃兵》:“人家的兒子是寄托你家里的。”
(3).藝術(shù)作品中的寄情托興。語出 晉 王羲之 《蘭亭集序》:“或因寄所託,放浪形骸之外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(bǔ)遺》卷五:“詩有寄託便佳?!?清 周濟(jì) 《介存齋論詞雜著》:“初學(xué)詞求有寄託,有寄託則表面相宣,斐然成章?!?/p>
(4).把理想、希望、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中共中央》:“在你們身上,寄托著人類和 中國 的將來?!?秦牧 《土地》:“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,寄托了人們多少豐富深厚的情感?!?/p>
- 近山氣候易涼溫,云為陰晴半吐吞——— 洪咨夔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
- 雖名舊朝士,其實(shí)老耕農(nóng)——— 陸游龜堂雨后作
- 暫駐時(shí)龍馭,前鹽戲馬場——— 楊億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從宸游因成紀(jì)事二十二
- 擲地憂清玉,映日開炎光——— 陳宓和陳教
- 南州幾萬家,舟楫江湖上——— 舒坦題放生池
- 曾向黃扉參道論,詎容綠野恣閑遨——— 度正奉壽季章大參相公
- 思其生所得,豺犬飽臭腥——— 歐陽修顏跖
- 窮勝得其詭,眾美誰齊均——— 梅堯臣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巖亭記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
- 奈狂風(fēng)吹寒,禁定滿城花事。——— 劉塤賀新郎
- 白石蒼苔擁根腳,月明風(fēng)撼寒光落——— 盧士衡靈溪老松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