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蹏
詞典解釋
亦作“ 赫蹄 ”。古代稱用以書寫的小幅絹帛。后亦以借指紙。《漢書·外戚傳下·孝成趙皇后》:“ 武 ( 籍武 )發(fā)篋中,有裹藥二枚,赫蹏書?!?顏師古 注:“ 鄧展 曰:‘赫音兄弟鬩墻之鬩。’ 應(yīng)劭 曰:‘赫蹏,薄小紙也。’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七:“《趙后傳》所謂‘赫蹏’者,注云‘薄小紙’,然其寔亦縑帛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二》:“ 三代 之人必習為詞命,童子入小學則教以應(yīng)對,蓋赫蹏未興,赤牘未削,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。” 清 尤侗 《紀賑》詩:“赫蹄重封裹,筐篋與山齊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序種姓上》:“夫上世無竹帛赫蹏,獨取陶瓦任文籍之用。”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青崖半裂玄猿吼,空坡突過黃狐走——— 彭大年楚萍歌
- 少年識事淺,強學干名利——— 王維贈從弟司庫員外絿
- 丹桂梯寒醒舊夢,玄霜杵熟授長年——— 林景熙中秋山中對月
- 三年不廢策儒宗,清問圖回自九重——— 曹勛宮詞三十三首
- 之子西南秀,名在賢能書。——— 權(quán)德輿送密秀才吏部駁放后歸蜀,應(yīng)崔大理序
- 京路馬駸駸,塵勞日向深——— 沈傳師蒙泉(見《方輿勝覽》》)
- 一以付累句,再焉茲薄醪——— 趙蕃自溧陽達上塘官河舟屢行矣不能盡名其所經(jīng)偶
- 高屋憑虛聽泉語,嶺云應(yīng)似我身閑——— 李彌遜題大儒寮小閣
- 且然袖手,人間煩暑方劇——— 魏了翁念奴嬌(送簡池宋倅·□□之官即席賦)
- 十五日已后,漫天網(wǎng)子百千重——— 釋德光偈頌十首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