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口
詞典解釋
(1).適口;可口?!?a href="/hycd/h/h235650.htm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美味期乎合口,工聲調(diào)於比耳?!?/p>
(2).交會(huì)處。《周書·文帝紀(jì)上》:“ 太祖 乃遣大都督 梁御 率步騎五千鎮(zhèn) 河 渭 合口,為圖 河?xùn)| 之計(jì)?!?/p>
(3).口角,吵嘴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思量定不必閑合口,且看當(dāng)日把子母每曾救?!?元 無(wú)名氏 《貨郎旦》第一折:“喒兩個(gè)合口唱叫,[唱]你中間里圖甚么?”《水滸傳》第七回:“官人,休要坐地!娘子在廟中和人合口!”
(4).異口同聲;齊聲?!?a href="/hycd/y/y389502.htm" target="_blank">英烈傳》第二回:“這些人便合口説道:‘敢不從命?!薄逗?a href="/hycd/x/x107380.htm" target="_blank">西游記》第四十回:“天子點(diǎn)頭贊美,大眾合口稱揚(yáng)?!?/p>
(5).瘡口或傷口愈合。 田漢 《回春之曲》第二幕:“啊呀,這兒還沒有合口,不能動(dòng),再動(dòng)就不能好了?!?/p>
(6).即合口呼。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六:“ 蜀 人訛‘登’字,則一韻皆合口, 吳 人訛‘魚’字,則一韻皆開口?!?清 潘耒 《類音·<聲音元本論>下》:“在牙腭則為開口,歷舌端則為齊齒,蓄于頤中則為合口,聚于脣端則為撮口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合口呼 ”。
- 凄涼旅思傳呼里,零落新詩(shī)假寐中——— 陸游馬上作
- 麒麟細(xì)草南東路,一望松門意自哀——— 曾鞏送覺祖院明上人
- 敏慧仍江夏,風(fēng)流更妙年——— 陳師道黃無(wú)悔挽詞四首
- 若向君門逢舊友,為傳音信到云霄。——— 韋莊東林寺再遇僧益大德
- 無(wú)人弄,移過枕函邊。——— 周玉晨十六字令
- 織絹能幾時(shí),織布已復(fù)忙——— 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巫山幽陰地,神女艷陽(yáng)年。——— 劉希夷巫山懷古
- 有興常臨水,無(wú)時(shí)不見山。——— 皎然題沈少府書齋
- 連環(huán)未結(jié)雙雙。——— 陳允平意難忘
- 主奉二鯉魚,中含五文章——— 鮑溶秋夜對(duì)月懷李正封
- 10巧克力烹飪模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