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汗
詞典解釋
(1).水盛大貌。 三國(guó) 魏 曹丕 《濟(jì)川賦》:“漫浩汗而難測(cè),眇不覩其垠際?!?b>《魏書·穆亮傳》:“夫一渡小水,猶尚若斯,況洪 河 浩汗,有不測(cè)之慮?!?明 高啟 《槎軒記》:“﹝浮木﹞或乘洪濤,東入於海,茫洋浩汗,莫得知其所極?!?王闿運(yùn) 《常氏家廟碑》:“東臨 湘 川 ,西眺城邑,流澤浩汗,增福隱畛。”
(2).形容廣大繁多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(yù)》:“ 王司州 與 殷中軍 語,嘆曰:‘己之府奧,蚤已傾寫而見, 殷 陳勢(shì)浩汗,眾源未可得測(cè)。’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(jì)》:“開卷固難窺浩汗,執(zhí)心空欲慕公平。” 宋 蘇軾 《上韓魏公論場(chǎng)務(wù)書》:“其事宏闊浩汗,非可以倉卒輕言者。” 清 錢謙益 《談<南豐集>》:“余每讀 子固 之文,浩汗演迤,不知其所自來?!?/p>
- 故君子力事日強(qiáng),愿欲日逾,設(shè)壯日盛。——— 墨子墨子·02章 修身
-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——— 曹植七步詩
- 勸我早還家,綠窗人似花。——— 韋莊菩薩蠻·紅樓別夜堪惆悵
- 及茲道途出,謂諧猿鶴迎——— 曾鞏游鹿門不果
- 鼎貴安知此中意,徒能學(xué)犬吠村莊——— 姜霖春日田園雜興
- 載宣寬詔問無恙,扶藜往聽翁顏喜——— 魏了翁王總領(lǐng)生日
- 漢節(jié)護(hù)諸蠻,徘徊瘴癘間——— 陶弼邕州
- 蘇小慵多蘭渚閑,融融浦日寐——— 溫庭筠春洲曲
- 璨璨繁星駕秋色,棱棱霜?dú)忭嶇娐?/a>——— 佚名雜曲歌辭。入破第一
- 偶來花下聊散策,落英滿地珠為席——— 楊萬里梅花下遇小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