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衡
詞典解釋
(1). 商 代官名。師保之官。《書·太甲上》:“惟嗣王不惠于阿衡。” 孔 傳:“阿,倚;衡,平。言不順 伊尹 之訓(xùn)?!?伊尹 曾任此職,故以指 伊尹 ?!对姟ど添灐?a href="/hycd/c/c67884.htm" target="_blank">長發(fā)》:“實(shí)維 阿衡 ,實(shí)左右 商王 。” 毛 傳:“ 阿衡 , 伊尹 也?!?北周 庾信 《燕射歌辭·商調(diào)曲之一》:“ 殷湯 受命,委任于 阿衡 ?!?元 柯丹丘 《荊釵記·逼嫁》:“豈不聞 商 相埋名,版筑巖前曾避世; 阿衡 遯跡,躬耕 莘野 未逢時。”
(2).引申為任國家輔弼之任,宰相之職?!?a href="/hycd/s/s290208.htm" target="_blank">世說新語·政事》“丞相末年略不復(fù)省事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晉 徐廣 《歷紀(jì)》:“ 導(dǎo) 阿衡三世,經(jīng)綸夷險(xiǎn),政務(wù)寬恕,事從簡易,故垂遺愛之譽(yù)也?!?宋 司馬光 《機(jī)權(quán)論》:“ 伊尹 躬受 湯 命,阿衡王家,故不得不放諸 桐宮 也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內(nèi)閣三·閣部重輕》:“ 張江陵 以受遺當(dāng)阿衡之任,宮府一體,百辟從風(fēng),相權(quán)之重,本朝罕儷。” 章炳麟 《吊伊藤博文賦》:“明本味於割烹兮,亦阿衡之故也?!?/p>
指 漢 相 匡衡 ?!?a href="/hycd/h/h235650.htm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匡衡傳》稱:“無説《詩》, 匡 鼎來; 匡 説《詩》,解人頤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奉謝劉景文送團(tuán)茶》詩:“收藏殘?jiān)?/a>惜未碾,直待 阿衡 來説《詩》?!?/p>
- 少女風(fēng)游兌,姮娥月去秦。——— 唐遠(yuǎn)悊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(yīng)制
- 今茲黎母國,何異于公鄉(xiāng)。——— 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
- 侍行尚垂髫,孤露今戴白——— 司馬光和利州鮮于轉(zhuǎn)運(yùn)公劇八詠寶峰亭
- 篋里不留封禪稿,知心江上有沙鷗——— 釋行海贈王漁山
- 史君冠世風(fēng)流。——— 張?jiān)?/a>望海潮
- 人生聚散浮云似,回首明年。——— 賀鑄羅敷歌/采桑子
- 超然臺上雪,城郭山川兩奇絕——— 蘇軾大雪青州道上有懷東武園亭寄交孔周翰
- 我感此情重嘆吁,不覺淚下沾裳裾——— 王冕悲苦行
- 聊寬稻粱意,寧復(fù)網(wǎng)羅憂——— 陳師道歸雁二首
- 菊潭先壽濮陽仙。——— 李劉鷓鴣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