袞衣繡裳
詞典解釋
亦作“袞衣繡裳”。 1.畫有卷龍的上衣和繡有花紋的下裳。古代帝王與上公的禮服。《詩·豳風(fēng)·九罭》:“我覯之子,袞衣繡裳?!?朱熹 集傳:“之子,指 周公 也?!?a href="/hycd/x/x164035.htm" target="_blank">相傳 周公 東征勝利, 成王 以上公冕服相迎。后遂用為典故。 宋 曾鞏 《與定州韓相公啟》:“ 韓侯 之鞗革金厄,暫殿方維; 周公 之袞衣綉裳,佇還鈞軸?!?清 方苞 《周公論》:“故破斧缺斨之后,袞衣繡裳駐大師於 徐 兗 之間?!币?a href="/hycd/s/s276778.htm" target="_blank">省稱“ 袞繡 ”、“ 袞裳 ”。 宋 文天祥 《寶應(yīng)道中》詩:“征袍共袞繡,夜壁一燈孤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設(shè)朝》:“一朵黃云捧御床,醒來魂夢(mèng)自徬徨;中興不用親征戰(zhàn),才洗塵顏看袞裳?!?劉師培 《<駢文讀本>序》:“ 五代 而降,捊類翕觀。裋褐在躬,蒙襲袞裳之名;土硎是飯,因云雕俎可齊?!?/p>
(2).借指顯宦。 宋 沉作喆 《寓簡(jiǎn)》卷八:“袞衣繡裳,世俗以為榮,吾不與易也。”亦省稱“ 袞繡 ”、“ 袞綉 ”。 宋 王安石 《韓忠獻(xiàn)挽辭》之一:“鋤耰萬里山無盜,袞綉三朝國(guó)有儒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十:“令聞廣譽(yù),常若袞繡;筆力千鈞,常若壯夫?!?/p>
- 旌斷冰溪戍,笳吹鐵關(guān)城——— 喬備出塞
- 蜀中有杜處士,好書畫,所寶以百數(shù)——— 蘇軾杜處士好書畫
- 江西山水真吾邦,白沙翠竹石底江。——— 蘇軾江西
- 論春秀誰如,一任教浪蕊閑花塢——— 馬致遠(yuǎn)【南呂】一枝花_惜春奪殘?jiān)?/a>
- 誰信六月飄霜,破開落刃,散銀絲金縷。——— 鄭域念奴嬌
- 觸目忘離恨。——— 宋*虞美人
- 秤無三五兩,因何號(hào)一斤。——— 佚名射覆巾子
- 波清蜀栜盡,云散楚臺(tái)傾。——— 劉禹錫始至云安,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
- 行路難西南之險(xiǎn)更莫言——— 滕岑行路難
- 雨濯梅林潤(rùn),風(fēng)清麥野涼。——— 徐堅(jiān)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