鈇锧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鈇質(zhì) ”。1.古代斬人的刑具。借指腰斬之罪。锧,墊在下面的砧板。《公羊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 子家駒 曰:‘臣不佞,陷君於大難,君不忍加之以鈇鑕,賜之以死?!?何休 注:“鈇鑕,要斬之罪?!?b>《史記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,約共攻 秦 ,分王其地,南面稱孤,此孰與身伏鈇質(zhì),妻子為僇乎?”《晉書·齊王冏傳》:“言入身戮,義讓功舉,退就鈇鑕,此 惠 之死賢於生也?!?元 李翀 《日聞錄》:“古者,斬人必加鍖上而斫之,故曰伏鈇質(zhì)。” 清 黃宗羲 《陸周明墓志銘》:“昔 李固 之死, 汝南 郭亮 左提章鉞,右乘鈇鑕,詣闕上書,乞收其尸。”
(2).星名。《隋書·天文志中》:“八魁西北三星曰鈇質(zhì),一曰鈇鉞。有星入之,皆為大臣誅?!?b>《宋史·天文志三》:“鈇鑕五星,在天倉西南,刈具也,主斬芻飼牛馬。”
- 安心自有處,求人無有人——— 鄭颋臨刑詩
- 數(shù)聲蜀魄入簾櫳,驚斷碧窗殘夢(mèng),畫屏空——— 張泌南歌子·柳色遮樓暗
- 越鄉(xiāng)知?jiǎng)俪?,君去莫辭遙——— 梅堯臣送馬廷評(píng)之余姚
- 昨日北風(fēng)寒,牽船浦里安。——— 劉采春啰唝曲六首
- 去年無此雪,今年有此雪——— 釋曇華偈頌六十首
- 梯空伐條枚,葉上露未干——— 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浪逐樓船破,風(fēng)從虎竹生。——— 獨(dú)孤及送長孫將軍拜歙州之任
- 胥徒費(fèi)簿領(lǐng),使客煩送迎——— 王禹偁揚(yáng)州寒食贈(zèng)屯田張員外成均吳博士同年殿省柳
- 兼金饋魚客何陋,寶玉圍腰吾敢嗔——— 李流謙挽李子和知縣
- 未得忘身法,此身終未安——— 澹交病后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