鈇锧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鈇質(zhì) ”。1.古代斬人的刑具。借指腰斬之罪。锧,墊在下面的砧板。《公羊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 子家駒 曰:‘臣不佞,陷君於大難,君不忍加之以鈇鑕,賜之以死?!?何休 注:“鈇鑕,要斬之罪。”《史記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,約共攻 秦 ,分王其地,南面稱孤,此孰與身伏鈇質(zhì),妻子為僇乎?”《晉書·齊王冏傳》:“言入身戮,義讓功舉,退就鈇鑕,此 惠 之死賢於生也?!?元 李翀 《日聞錄》:“古者,斬人必加鍖上而斫之,故曰伏鈇質(zhì)?!?清 黃宗羲 《陸周明墓志銘》:“昔 李固 之死, 汝南 郭亮 左提章鉞,右乘鈇鑕,詣闕上書,乞收其尸?!?/p>
(2).星名。《隋書·天文志中》:“八魁西北三星曰鈇質(zhì),一曰鈇鉞。有星入之,皆為大臣誅?!?b>《宋史·天文志三》:“鈇鑕五星,在天倉(cāng)西南,刈具也,主斬芻飼牛馬?!?/p>
- 司造秘不言,誰能作天問——— 何夢(mèng)桂贈(zèng)相士許松坡
- 酒以忘憂酌,詩(shī)因訪古題——— 趙蕃巴丘驛晚題二首
- 比至今秋新恩澤,山林草木總光輝——— 張定千詩(shī)一首
- 圃田有別業(yè),古木羅修篁——— 王禹偁東門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
- 向晚登高樓,簾妝樓上頭——— 張玉孃西樓晚眺
- 已矣歸何處,虛留海上槎——— 陳著挽范千之二首
- 弱則保命,不可作強(qiáng);強(qiáng)則斂翼,休求盡善。——— 來俊臣羅織經(jīng)·保身卷第七
- 不能戰(zhàn)涿鹿,聊復(fù)隱崆峒——— 劉克莊雜詠一百首廣成子
- 朱門金鎖隔,空使怨春風(fēng)。——— 李中隔墻花
- 箭利弓調(diào)四鎮(zhèn)兵,蕃人不敢近東行。——— 姚合窮邊詞二首
- 2你躲我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