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掖
詞典解釋
(1).寬大的衣袖。《禮記·儒行》:“ 丘 少居 魯 ,衣逢掖之衣;長居 宋 ,冠章甫之冠?!币蛑?a href="/hycd/r/r225684.htm" target="_blank">儒生所穿之衣。《后漢書·盧植傳》:“ 子干 兼姿,逢掖臨師。” 南朝 梁 范縝 《神滅論》:“捨逢掖,襲橫衣,廢俎豆,列瓶鉢,家家棄其親愛,人人絶其嗣續(xù)。” 宋 司馬光 《和邵興宗<秋夜學(xué)舍宿直>》:“直舍逍遙度清夜,蹔投逢掖解儒冠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宛陵施愚山提學(xué)山東》詩:“ 魯 儒好逢掖,傴僂循墻東。”
(2).指儒生。 唐 柳宗元 《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(jìn)書》:“足下之行, 汝南 周潁客 又先唱之矣,逢掖之列,亦以加慕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高蟾》:“詩體則氣勢雄偉,態(tài)度諧遠(yuǎn),如狂風(fēng)猛雨之來,物物竦動(dòng),深造理窟,亦一奇逢掖也?!?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七:“常見翁孺婦人入寺觀,每悚然拜跪;入學(xué)宮,則廢然而返;即逢掖亦無肅心虔禮,何也?”
(3).指儒學(xué)。 唐 劉禹錫 《游桃源一百韻》:“紛吾本孤賤,世業(yè)在逢掖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宋王叔安<雅堂集>序》:“而吾所稱 葉生 者,窮老逢掖,墓木已拱,不若膏唇拭舌之流可以助予也。”
國語詞典
逢掖
-
衣腋下寬大,古儒者的服飾。
- 禮記.儒行:「丘少居魯,衣逢掖之衣;長居宋,冠章甫之冠?!?/li>
- 不消負(fù)笈趁槐黃,解褐惟于孔廟堂——— 劉克莊送陳德剛舍試
- 社下燒錢鼓似雷,日斜扶得醉翁回——— 范成大四時(shí)田園雜興
- 三賦爭日星,一書起今古——— 邵博題司馬相如琴臺
- 煙霞濃浸海,川岳闊連天。——— 貫休晚望
- 單于已入朝陽殿,軟語空疑定力高——— 孔武仲讀梁武帝紀(jì)二首
- 側(cè)聞樵人言,深谷猶積冰。——— 岑參出關(guān)經(jīng)華岳寺,訪法華云公
- 吁嗟麟兮,孰為來哉。——— 韋表微池州夫子廟麟臺
- 露下清吟久,同心本愛君——— 梅堯臣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
- 駑駘當(dāng)用驊騮老,贏得畫圖人看好——— 戴復(fù)古題曾無疑飛龍飲秣圓
- 船上兒郎不耐閑,醉拈橫笛吹云煙——— 楊萬里舟人吹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