犎牛
詞典解釋
一種領(lǐng)肉隆起的野牛。亦名封牛、峰牛。《爾雅·釋畜》“犦牛” 晉 郭璞 注:“即犎牛也。領(lǐng)上肉犦胅起,高二尺許,狀如槖駝,肉鞍一邊,健行者日三百餘里。今 交州 合浦 徐聞縣 出此牛?!?b>《晉書·張駿傳》:“西域諸國獻(xiàn)汗血馬、火浣布、犎牛、孔雀、巨象及諸珍異二百餘品?!?唐 玄應(yīng)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十四:“《漢書·西域傳》有犎牛。 鄧展 曰:‘脊上有肉鞍如橐駝。’” 清 龔自珍 《論京北可居狀》:“如夾山而居山之坳,縱可四百丈,橫四之一,可以牧牛、羊、犎牛?!?a href="/hycd/y/y336727.htm" target="_blank">一說即單峰駝。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子路當(dāng)年曾請益,更須無倦以終之——— 樓鑰寄叔韶弟
- 百里斷行舟,仰看飛鴻度——— 蘇轍南康阻風(fēng)游東寺
- 今朝好風(fēng)色,延瞰極天莊。——— 盧照鄰至陳倉曉晴望京邑
- 門外山川供繪畫,堂前花鳥入吟謳——— 張宜泉題芹溪居士
- 應(yīng)知千里近,動作半年來——— 韓元吉雨中同鄒德飯白云庵
- 去去何當(dāng)回,山川正芳暉——— 孔武仲迸晁無咎之官塞上
- 湖光搖翠木,靈洞疊云深——— 齊己荊門夏日寄洞山節(jié)公
- 升平舊事無人說,萬疊青山但一川。——— 吳融過九成宮
- 綾加侍臣被,彤下使君幨——— 強(qiáng)至詰朝雨寒密雪雜下輒成一篇呈諸匠者幸賜光和
- 中宵得暴下,亭午臥忘起——— 蘇轍雨病
最新應(yīng)用
- 1拳擊航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