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書
詞典解釋
(1). 漢 代凡經(jīng)、律等官書用二尺四寸竹簡書寫。官書以外包括子書等,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簡寫書,稱為“短書”。后多指小說、雜記之類的書籍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骨相》:“在經(jīng)傳者較著可信;若夫短書俗記,竹帛胤文,非儒者所見,眾多非一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敘事》:“至於諸子短書,雜家小説,論逆臣則呼為問鼎,稱巨寇則目以長鯨?!?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天穿節(jié)考》:“凡事無雅記可尋者,不得不徵之短書,而短書多誤?!?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總略》:“古官書皆長二尺四寸,故云二尺四寸之律,舉成數(shù)言,則曰三尺法。經(jīng)亦官書,故長如之,其非經(jīng)律,則稱短書?!?/p>
(2).指書牘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李陵<從軍>》:“袖中有短書,愿寄雙飛燕。” 唐 杜甫 《雨》詩之三:“多病久加飯,衰客新授衣,時(shí)危覺凋喪,故舊短書稀。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七:“ 唐 國子祭酒 李涪 刊誤云:短書出 晉 宋 兵革之際,時(shí)國禁書疏,非弔喪問疾不得行尺牘,故 羲之 書云死罪,是違制令故事也,啟事論兵皆短而緘之,貴易於隱藏?!?/p>
國語詞典
短書
-
稱小說雜記等類的書。
- 漢.王充.論衡.骨相:「若夫短書俗記,竹帛胤文,非儒者所見,眾多非一。」
-
稱書牘。
- 南朝梁.元帝.玄覽賦:「報(bào)蕩子之長信,送仙人之短書?!?/li>
- 貂蟬與牛衣,高下雖有殊。——— 白居易澗底松
- 風(fēng)含渾池竅里音,月弄光陰藏中態(tài)——— 曾豐題吉州聶倅談風(fēng)月軒
- 提智慧劍,破煩惱綱——— 釋行瑛偈十六首
- 就枕不解衣,須臾鼻雷吼——— 方回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讀清波雜志至五更
- 舉鞭拍手笑山簡,只有并兒一葛強(qiáng)——— 蘇軾西湖戲作
- 手持朱橘炯電眼,并刀巧翦金鈴安——— 趙汝鐩踏雪
- 遺簪墮履應(yīng)留念,門客如今只下僚——— 羅隱得宣州竇尚書書因投寄二首
- 醉引壺觴自酌,放歌殘照清林——— 胡祗遹木蘭花慢 春日獨(dú)游西溪
- 危樓俯人世,一看山四環(huán)——— 樓鑰趙資政當(dāng)山堂
- 我志在寥闊,疇昔夢登天。——— 辛棄疾水調(diào)歌頭
- 5粘液攻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