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面對火爐。 唐 駱賓王 《冬日宴》詩:“促席鸞觴滿,當爐獸炭然?!?/p>
(2).同“ 當壚 ”。 清 吳從先 《金小品傳》:“踵 小品 而起者, 南屏 有當爐之 文君 ?!?/p>
當鑪:亦作“ 當壚 ”。 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 相如 與俱之 臨邛 ,盡賣其車騎,買一酒舍酤酒,而令 文君 當鑪。” 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:“鑪,酒肆也。以土為墮,邊高似鑪?!薄?a href="/hycd/h/h235650.htm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作“當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