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義滅親
詞典解釋
詳細(xì)解釋
春秋 時(shí) 衛(wèi) 大夫 石碏 之子 石厚 與公子 州吁 殺 桓公 ,而立 州吁 為君。 石碏 因設(shè)計(jì)殺 州吁 、 石厚 ,《左傳》贊之為“大義滅親”。見《左傳·隱公四年》。本指為君臣大義而絕父子的私情。后泛指為維護(hù)正義而不顧親屬間的私情。今指為維護(hù)正義,對(duì)違反祖國(guó)人民利益的親屬不徇私情,使受國(guó)法制裁。《后漢書·清河孝王慶傳》:“皇太子有失惑無常之性,爰自孩乳,至今益章,恐襲其母兇惡之風(fēng),不可以奉宗廟,為天下主。大義滅親,況退降乎!”《晉書·慕容盛載記》:“﹝ 周公 ﹞遭二叔流言之變,而能大義滅親,終安宗國(guó)……亦不可謂非至德也。” 丁玲 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二四:“要是都能象 張正國(guó) 那才好。大義滅親,死活只有一個(gè)黨。”
- 食枯鄙肴核——— 董嗣杲潯陽館邊泛小舟夷猶沙浦中遇翟偉大舟過
- 故山饒氛霧,可使酒杯窄,豈無荔枝好,饜飫恐不摘——— 陸游過林黃中食柑子有感學(xué)宛陵先生體
- 天性憐才老未衰,愛君筆力絕新奇——— 劉克莊送赴省諸友林汝大
- 一握青蛇尾,數(shù)寸碧峰頭——— 白居易折劍頭
- 粥熟還歸舍,吾生亦未窮——— 陸游晨起
- 松肪燎火滿爐紅,甖粟煎湯到手空。——— 陸游雜詠
- 春溝何處尋紅葉。——— 陳三聘秦樓月/憶秦娥
- 已見寒梅發(fā),復(fù)聞啼鳥聲——— 王維雜詩(shī)三首 / 雜詠三首
- 玉脂泣烹足媚嫵,苦酒五色生光明——— 鄭清之客有誦袁蒙齋得雨酬倡之什輒賡元韻志喜也呈
- 屬酬新句尤歡縱,不限嚴(yán)更未許歸——— 蘇頌二月晦日過范景仁舍人留飲聯(lián)句分夜而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