鉏麑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鉏霓 ”。1. 春秋 時(shí) 晉國(guó) 力士。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 宣子 驟諫,公患之,使 鉏麑 賊之。晨往,寢門(mén)辟矣,盛服將朝,尚早,坐而假寐。 麑 退,嘆而言曰:‘不忘恭敬,民之主也。賊民之主,不忠。棄君之命,不信。有一於此,不如死也?!|槐而死。” 唐 歐陽(yáng)詹 《暗室箴》:“昔者 趙盾 ,假寐兢莊。天廻厥害, 鉏霓 以亡。” 明 康海 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哎,罷了罷了,都似這義負(fù)恩辜,俺索做 鉏麑 槐根一命殂?!?/p>
(2).泛指刺客。 梁?jiǎn)⒊?/a> 《新民說(shuō)》七:“身斃于 鉏霓 之手而不悔者,則 荷蘭 之 維廉額們 其人也。”按, 鉏麑 ,《呂氏春秋·過(guò)理》作“沮麛”, 漢 劉向 《說(shuō)苑·立節(jié)》作“鉏之彌”,《漢書(shū)·古今人表》作“鉏麛”。
- 公堂且盡今朝醉,已問(wèn)君王乞鑒湖——— 賈似道芍藥三首
- 落筆縱橫題壁處,誦詩(shī)清壯舉杯前——— 蘇轍張文裕侍郎挽詞
- 犢健戴星耕白水,蠶饑沖雨采青桑。——— 陸游北窗
- 石根行步轉(zhuǎn),耳畔水聲移。——— 俞肇句
- 萬(wàn)里攜來(lái)自蜀州,老僧珍重許誰(shuí)求——— 喻良能老僧?dāng)y筇竹杖來(lái)試就求之欣然舉以見(jiàn)贈(zèng)
- 王喬掌關(guān)鑰,蚩尤守其廬——— 蘇軾讀道藏
- 豐年似覺(jué)春尤好,新歲何為雨不休——— 方回正月四日大雨不已愈暖不寒
- 馬嘶白日暮,劍鳴秋氣來(lái)。——— 呂溫鞏路感懷
- 茅屋蒼苔合,芳洲杜若搴——— 趙蕃寄吳吏部三首
- 可憐黃河九曲盡,氈館牢落胡無(wú)影——— 鮑溶塞上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