衩衣
詞典解釋
兩側(cè)開衩的長衣。古人用以稱男子便服,始于 唐 。 唐 李廓 《長安少年行》之六:“不樂還逃席,多狂慣衩衣。”《資治通鑒·唐僖宗乾符元年》:“ 凝 、 彥昭 同舉進(jìn)士, 凝 先及第,嘗衩衣見 彥昭 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衩衣,便服不具禮也?!?元 胡三省 《通鑒釋文辨誤》卷十一:“衩衣二字,今人所常言也。凡交際之間,賓以世俗之所謂禮服來者,主欲從簡便,必使人傳言曰:‘請衩衣?!挽?a href="/hycd/s/s296900.htm" target="_blank">是以便服進(jìn)。又有服宴褻之服而遇服交際之服者,必謝曰:‘衩袒無禮?!?a href="/hycd/k/k34583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可見衩衣之語,起於 唐 人,而通行於今世也。” 元 蔣子正 《山房隨筆》:“席上太守及諸公祇服褙子, 文龍 以緑袍居座末。坐定,供茶。 文龍 故以托子墮地,諸公戲以失禮。 文龍 曰:‘先生衩衣,學(xué)生落托。’眾為一笑?!?/p>
- 霹靂一聲龍破柱,此中何處有裴休——— 晁補之贈常州感慈邦長老
- 但問哭陵人,秋草沒來久——— 李涉感興
- 漲池閑繞屋,出野遍澆田。——— 張籍和令狐尚書平泉東莊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韻
- 絕藝卻南牧,英聲來鬼方——— 段成式游長安諸寺聯(lián)句。宣陽坊靜域寺。三階院聯(lián)句
- 愚者昧邪正,貴將平道行。——— 王建贈王侍御
- 百戰(zhàn)蟠根地,雙陰凈梵居——— 梅堯臣依韻和齊少卿龍興寺鴨腳樹
- 新竹開粉奩,初蓮爇香注——— 劉禹錫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
- 再中如可冀,終嗣絕編音——— 孟簡惜分陰
- 不覺別時紅淚盡,歸來無可更沾巾——— 白居易離別難
- 一夜羽書催轉(zhuǎn)戰(zhàn),紫髯騎出佩騂弓。——— 翁綬白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