麤惡
詞典解釋
亦作“麄惡”。1.粗糙;不精細(xì)。《荀子·禮論》:“故文飾、麤惡,聲樂、哭泣,恬愉、憂戚,是反也。”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十:“ 王荊公 性簡率,不事修飾奉養(yǎng)。衣服垢污,飯食麤惡,一無有擇?!?b>《武王伐紂平話》卷上:“后有宮監(jiān)送 馮氏 去冷宮,朝食凍薤冷飯,夜臥麄惡床席。” 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榕》:“﹝榕﹞木理麤惡,不堪作器用?!?/p>
(2).謂言語舉止等粗野兇惡。《起世因本經(jīng)·最勝品下》:“此之眾生,麤惡言語,駡詈於我,以手打我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汝為佛弟子,當(dāng)念經(jīng)持戒,如何出麄惡?”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