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法
詞典解釋
(1).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?!?a href="/hycd/z/z352274.htm" target="_blank">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灋治官府:一曰官屬,以舉邦治;二曰官職,以辨邦治;三曰官聯(lián),以會(huì)官治;四曰官常,以聽官治;五曰官成,以經(jīng)邦治;六曰官灋,以正邦治;七曰官刑,以糾邦治;八曰官計(jì),以弊邦治。”《南史·宋武帝紀(jì)》:“九伐之道既敷,八法之化自理?!?/p>
(2). 明 初吏部考察官吏,不稱職的分老疾、疲軟、貪酷、不謹(jǐn)四項(xiàng)。 成化 時(shí)加才力不及一項(xiàng)。 清 代分貪、酷、疲軟無為、不謹(jǐn)慎、年老、有疾、浮躁、才力不足八種情況,而分別加以處置,稱八法?!?a href="/hycd/q/q186871.htm" target="_blank">清會(huì)典·吏部·考功清吏司》:“糾以八法:曰貪,曰酷,曰罷軟無為,曰不謹(jǐn),曰年老,曰有疾,曰浮躁,曰才力不及。”參閱 清 章學(xué)誠 《丙辰札記》。 清 唐孫華 《壽王冰庵太守五十韻》:“九閽深詄蕩,八法長(zhǎng)奸欺?!?/p>
(3).漢字筆畫有側(cè)(點(diǎn))、勒(橫)、努(直)、趯(鉤)、策(斜畫向上)、掠(撇)、啄(右邊短撇)、磔(捺),謂之八法。多以指書法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飛白書勢(shì)銘》:“超工八法,盡奇六文。” 唐 沉傳師 《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題示》詩:“鏘金七言凌 老杜 ,入木八法蟠高軒?!?清 馮桂芬 《顧南林年丈七十壽序》:“工詩文,精八法,尤長(zhǎng)徑尺外大字?!?/p>
- 漢碣嵯峨幾百秋,曲墳遺廟越山頭——— 陳允平曹娥廟
- 幾度低頭疑墮落,青煙已斷未消時(shí)——— 蘇轍次韻毛君燒松花六絕
- 燕鶯休苦留春住,歸趁薰風(fēng)殿閣涼——— 管鑒鷓鴣天(為薛子昭壽)
- 伏閣日論事,不減陽城賢——— 晁公溯楊承父與予同在別試所聊戲之奉簡(jiǎn)
- 極目東南王氣浮,雨余春色滿皇州——— 釋行海丁未昏
- 石橋通小澗,竹路上青霄——— 王訓(xùn)雜曲歌辭。獨(dú)不見
- 欲飲仙家壽醑。——— 何澹桃源憶故人
- 艮止體陰負(fù),離明決陽抱——— 方回次韻君澤正月五日早見示
- 傅說未夢(mèng)時(shí),終當(dāng)起巖野——— 李白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(zèng)
- 歲月如馳烏免飛——— 楊冠卿鷓鴣天(次韻寶溪探梅未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