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隱
詞典解釋
(1).遮蔽;隱蔽。《史記·大宛列傳論》:“《禹本紀(jì)》言: 河 出 崑崙 。 崑崙 其高二千五百餘里,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。” 宋 葉適 《宿覺庵記》:“稍種竹樹,有所避隱出沒,以為風(fēng)雨晦明之地?!?/p>
(2).避世隱居。《后漢書·陳寔傳》:“后令復(fù)召為吏,乃避隱 陽城山 中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夏禹贊》:“避隱 商山 ,示不敢蒞,諸侯向己,乃奉天秩?!?元 袁桷 《安先生墓表》:“素多疾,嘗避隱 封龍山 ,然卒不得年?!?/p>
(3).回避躲藏。 宋 洪邁 《夷堅支志景·黃陂丞》:“縣宰 建昌 李德叟 率主簿尉偕視之,二婦了不避隱?!?/p>
(4).避忌隱瞞。 明 盧象升 《特舉俸深賢能道臣疏》:“臣所言所行,有費商榷者,本官無不直披心胸,未嘗瞻顧避隱?!?/p>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自余不知名,喧呼雜竽簫——— 戴表元春日城南聞禽鳥聲喧甚為賦二十二韻
- 懸?guī)r下有欲落石,古木上有參天枝——— 錢鍪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劍頭利如芒,恒持照眼光——— 吳筠胡無人行
- 今日流鶯來舊處,百般言語泥空枝——— 白居易惜花
- 風(fēng)度重城宮漏盡,月明高柳禁煙深。——— 劉滄長安逢友人
- 不見秘書久,經(jīng)時失寄書——— 王洋寄周表卿
- 風(fēng)流百年余,所歷才彥多——— 梅堯臣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
- 朱欄插青冥,華屋橫險阻——— 孔武仲奉酬李時發(fā)岳麓見寄
- 洞天清,神山秀,少人行——— 丘處機上丹霄 景金本注云,三首本上平西 迷惑
- 著處是蓮花,無心變楊柳。——— 王維酬黎居士淅川作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