苞桑
詞典解釋
(1).桑樹之本?!兑住し瘛罚骸捌?a href="/hycd/w/w39894.htm" target="_blank">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苞,本也。凡物繫於桑之苞本,則牢固也。”《南史·宋紀(jì)上·武帝》:“若乃草昧經(jīng)綸,化融於歲計(jì),扶危靜亂,道固於苞桑?!?康有為 《上清帝第二書》:“民心固結(jié),國勢自繫于苞桑矣。”
(2).比喻牢固的根基;根深柢固。 唐 歐陽詹 《吊漢武帝文》:“已臨隧炭,幾絶苞桑。”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十九:“或覆餗而終焉,或苞桑而振者?!?清 黃宗羲 《子劉子行狀》:“除此三大釁,而國家苞桑之業(yè),已在世世。”
(3).《易·否》:“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若能其亡其亡,以自戒慎,則有繫于苞桑之固,無傾危也?!焙笠蛴谩鞍!敝?a href="/hycd/d/d131553.htm" target="_blank">帝王能經(jīng)常思危而不自安,國家就能鞏固。《后漢書·吳漢蓋延等傳論》:“ 光武 審《黃石》,存苞桑,閉 玉門 以謝 西域 之質(zhì),卑詞幣以禮 匈奴 之使,其意防蓋已弘深?!?李賢 注:“言圣人居天位,不可以安,常自危懼,乃是繫於苞桑也。”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書磨崖碑后》詩:“ 明皇 不作苞桑計(jì),顛倒四海由 祿 兒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三回:“人君當(dāng)守‘苞?!?,太阿誰執(zhí)全綱紀(jì)?!?/p>
(4).叢生的桑樹?!对姟?a href="/hycd/t/t361112.htm" target="_blank">唐風(fēng)·鴇羽》:“肅肅鴇行,集于苞桑?!?/p>
- 常將有日思無日,莫把無時(shí)當(dāng)有時(shí)。——— 佚名增廣賢文·上集
- 怕風(fēng)惟怯夜,憂雨不經(jīng)旬。——— 孫魴主人司空后亭牡丹
- 天眷仁明宜悔禍,眼看千里息烽煙——— 程公許積雪未晴正旦朝賀大慶殿口號八章
- 不是人心異,全勝昨夜看——— 薛嵎中秋家人玩月
- 簾幕輕風(fēng)灑灑,園林綠蔭垂垂——— 趙長卿臨江仙
- 前年槿籬故,新作藥欄成——— 王維春過賀遂員外藥園
- 后會知何日,西風(fēng)老雁天——— 文天祥別謝愛山
- 鶴發(fā)含飴天下樂,百年重慶侍高堂——— 項(xiàng)安世賀周子問得子
- 盛時(shí)一已過,來者日日新——— 劉禹錫送張盥赴舉詩
- 人生無閑日,歡會當(dāng)在今——— 韋應(yīng)物夏夜憶盧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