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出處
近義詞
用法
補充式;作謂語;含褒義
成語故事
漢末,曹操的兒子曹丕廢去漢獻帝,改國號為魏,自己做了皇帝,即魏文帝。這時,占據(jù)四川一帶的劉備,也宣告登基,即歷史上所稱蜀漢的“先主”。劉備以諸葛亮為丞相,定都成都。于是,連同江南(江東)的東吳,就正式出現(xiàn)了魏、蜀、吳三國的局面。(參看“三顧茅廬”)
不久,劉備去世,劉備的兒子劉禪襲位為“后主”。諸葛亮繼續(xù)任丞相,并受封為“武鄉(xiāng)侯”,蜀國一切軍政大權(quán),都操在他手里,由他裁決。諸葛亮是一貫主張聯(lián)吳伐魏的,這時他仍然一面和東吳結(jié)好,一面南征孟獲,平定南中諸郡,以消除后顧之憂,然后充實軍備,練兵習(xí)武,積極準(zhǔn)備北伐魏國。出兵的時候,曾上表后主,力勸聽信忠言,任用賢臣,這就是后來流傳的《前出師表》。可是這次北伐,沒有完成,就暫時退兵回蜀。過了一些時候,諸葛亮又發(fā)動了第二次北伐,當(dāng)時蜀國臣子官員中,頗有反對興師動眾的,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,分析當(dāng)時局勢,說明蜀漢與曹魏勢不兩立,必須北伐。這就是后來和《前出師表》同樣流傳的《后出師表》。
諸葛亮的前后兩次出師表,所表現(xiàn)的忠貞氣節(jié),使文章被人千古傳頌。
《后出師表》的末后有一句道:“臣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……”這就是人們常引用的一句成語。
不久,劉備去世,劉備的兒子劉禪襲位為“后主”。諸葛亮繼續(xù)任丞相,并受封為“武鄉(xiāng)侯”,蜀國一切軍政大權(quán),都操在他手里,由他裁決。諸葛亮是一貫主張聯(lián)吳伐魏的,這時他仍然一面和東吳結(jié)好,一面南征孟獲,平定南中諸郡,以消除后顧之憂,然后充實軍備,練兵習(xí)武,積極準(zhǔn)備北伐魏國。出兵的時候,曾上表后主,力勸聽信忠言,任用賢臣,這就是后來流傳的《前出師表》。可是這次北伐,沒有完成,就暫時退兵回蜀。過了一些時候,諸葛亮又發(fā)動了第二次北伐,當(dāng)時蜀國臣子官員中,頗有反對興師動眾的,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,分析當(dāng)時局勢,說明蜀漢與曹魏勢不兩立,必須北伐。這就是后來和《前出師表》同樣流傳的《后出師表》。
諸葛亮的前后兩次出師表,所表現(xiàn)的忠貞氣節(jié),使文章被人千古傳頌。
《后出師表》的末后有一句道:“臣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……”這就是人們常引用的一句成語。
成語接龍
成語搜索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長是花香柳色,更風(fēng)清月白,天入吟箋。——— 周濟川八聲甘州
- 小丘辟茺薈,修竹初成林——— 張栻六月晦發(fā)霅川廣德兄與諸友飲餞于漁山已而皆
- 夜學(xué)事須憑雪照,朝廚爭奈絕煙何。——— 方干偶作
- 我生畏暑如畏焚,奈此歲旱風(fēng)塵昏——— 王之道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趙守端質(zhì)
- 星臺二妙逐王師,阮瑀軍書王粲詩——— 錢起賦得青城山歌,送楊、杜二郎中赴蜀軍
- 白發(fā)晚持川口節(jié),丹旌暑下峽門船——— 劉克莊挽夔漕王中浦二首
- 半年離別夢,來往即湖邊。——— 齊己寄顧處士
- 景運保千齡——— 佚名十二時/憶少年
- 須彌有頂?shù)痛谷?,兜率無根下戴鰲——— 蘇軾觀湖二首
- 辭巢已萬里,兩腳未遑住——— 陳與義別岳州
最新應(yīng)用



















